当前位置: 打印机 >> 打印机介绍 >> 思考新西兰如何推广垃圾分类和通过保护生态
第壹部卷一手稿篇
HUANGJUMBOHERITAGELIST
第29回:名校毕业风光不再,穹顶之下天空湛蓝(下)
思考纯净新西兰如何推广垃圾分类和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言归正传,当我在奥尔巴尼碰到几个洋学生之后,我就去车站旁边的自动厕所,那里有个自动门,打开之后提示如厕时间限制为十分钟,厕所倒是非常干净,自动感应,不需要人工维护。
我返回服务台,这里还有咖啡厅,一杯咖啡的价格就要20人民币以上,而且几口就能喝光,我在躺在长椅上的妙龄少女旁边坐下,看了一会车站提供的免费线路图,车站还有免费网络,我给贾丝明发了短信,告之我们已经到了公交站台,
不久她就开着白色奥迪城市越野车来接我们,她都不下车,发短信叫我们自己到车站找她的奥迪车,我放眼望去,奥尔巴尼车站外面至少停泊着上百辆轿车,到底那俩是贾丝明的车呢?中国有句俗话叫始乱终弃,还没有见面,这个贾丝明就让我们非常恼火,第一她来接我们去她家,居然叫我们出汽油费,这是我们第一次碰到这么抠门小气的人,
其次她开车过来接我们吧,居然连车都不下,还叫我们自己找她的车,要不是因为我们初次来新西兰而没有找到其他合适的东家,我当时就想跟她绝交了,我忍了一口恶气,转身走到车站另外一侧,无意间看到一辆白色隼牌奥迪车停在马路边上,并没有停在远处的停车站,我心想这部汽车应该就是我要找的奥迪车,如是我走过去查看,终于看到那位同性恋者贾丝明,
她有病,满脸愁容,披着黑棕色的头发,不能说非常丑,但却是没有什么礼节的同龄人,我跟她打了招呼,然后叫上鸢,一起将背包扔进轿车的后备箱,我打开车门,看到贾丝明的奥迪车内乱成一团,真是脏乱,我当时就想破口大骂,但我忍了另外一口气,鸢坐后排,我坐在副驾驶位,刚系好安全带,一股狗毛的骚味扑面而来,我再次忍了第三口气,强颜欢笑地跟她聊天,
贾丝明调转车头就开始往她家行驶,我问她今天不用上班吗?贾丝明说她有病,已经很多年不工作了,我没有问她到底有什么病,反正她就是浑身不爽,不知道是她精神有病还是身体有病,她说女伴在家办公,兼职给狗美容理发。这两同性恋都各开一部奥迪车,汽车行驶了二十多分钟才到她家,
沿途经过草场和森林,自然环境是非常不错的。周围都是分割牧场,载畜量并没有退化,贾丝明虽然住在牧场,但基本上没有依赖牧场去生存,屋前屋后的大片草场都是空荡荡的,没有看到牛羊,只是一处树林边的小块分割牧场里养了两匹宠物马,这里其实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牧场,顶多只是豪华别墅配了几个足球场大的草坪而矣,附近有几户邻居,一些农场主的草坪还停泊着很大的房车,远处是山脉和树林,
虽然此地距离奥克兰并不远,但却是极为安静的世外桃源,贾丝明的一些邻居有养牛羊,我们的汽车驶过很长的私家车道就到达了现代化的别墅,一个矮壮的女人迎了过来,她就是地道的当地人,曾经是运动健将,退役后兼职给狗美容剪毛,贾丝明与鸢差不多高,只是她过于浮肿,因为她经常吸大麻之类合法毒品,跟贾丝明同居的同性女友叫沙霖,她就是扮演男性角色了。
我从车上卸下背包之后,就对周遭优美的环境感叹不矣。贾丝明饲养了八只名贵的宠物狗和二匹宠物马,因为两个女两性恋同居者没有后代,所以八条狗就是她俩的小孩,而且她俩对狗比对人要好,事实上狗住的地方也比我们义工要好,贾丝明家位于奥尔巴尼哈登道思契号,因为牧场极大,她将右侧边缘一处上千平方米的土地出租给另外一户人家,这样贾丝明和沙霖就算没有正式工作,也可以依赖租金收入活得滋润了。
她们牧场前面是大片畜牧场,因为俩女极懒,没有养牛羊,故而前面畜牧场是水草丰茂,经常有邻居的羊群跑过来吃草,在畜牧场远处是帕惹莫热莫山脉,再远处就是河头森林。
我们提着背包跟着沙霖去了距离别墅有百多米的工人房,单独建的工人房就在工具房和车库的右侧,纯木建筑,非常干净,只是中间的屋檐下有些鸟窝,导致地上全是鸟粪,工厂房有两人房间,左侧的比较小,但里面放置着上下铺和桌子,从玻璃门看过去,房间还是非常温馨的,至少是有床,但遗憾的是沙霖却领着我们到了右侧的大工人房,约有15平方米,里面堆放着两个大桌子,
摆满了两人结婚要用的一些器具,还有一个放置在户外的大型遮阳伞的部件,以及凉亭和灯饰产品,大部分产品是中国生产的,本来房间有一个画画的桌子,但目前也堆满了东西,沙霖强调我们不要动她们的任何东西,第一次见面就感觉到了贾丝明和沙霖的尖酸刻薄,不让我们睡别墅就算了,居然还带我们去一个连床都没有的工人房,我们拉开玻璃推拉门,里面边个窗帘也没有,幸运的是地板上有一个屏风,
可以勉强遮蔽阳光,鸢就至少我们有个遮风挡雨的私人房间,也不用太抱怨了,至少跟肥猫客栈生态集体农庄的住宿相比,已经是很大的改善了,我们将背包搁在地板上,看到画架旁边是佳伦打印机,二米多长的大实木桌子下面搁着一些实木板,工人房的墙壁是实木的,外面刷了防水的黑油漆,
沙霖从堆积的物品中拿出二个百适乐气垫床,旁边还有巨大的聚会帐篷,两个模特架,十个左右包装完好的太阳椅,打算她俩结婚时拿出来使用,沙霖将双人植绒的百适乐气垫床拿出来给我们俩使用,我当时差点问她为何不让我们睡隔壁的房间,但后来我忍住了,我将百适乐气垫床铺开放在地板上,长约二米,宽约1.5米,深蓝色,质量还可以,我看了一下说明书,才知道百适乐技术中心位于中国上海,
主要负责具体研发项目的执行和落实。将近名员工,主要包括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管理、安规管理、品质保证和中心实验室。百适乐在中国拥有超过11,名员工,海外超过名员工,主要是负责行销策略跟市场调查。百适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透过对产品质量的不断改进以达到业界具经济效益的产品。
这也反应百适乐品牌是业界,独特、创新、实用的领导品牌。百适乐品牌主要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各种高品质的产品,目前有四个核心产品线中大约1,种独特产品,包括地上泳池和便携移动式温泉系列,娱乐用品,运动用品和露营产品,都满足广泛的消费群体和国际市场。百适乐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范、环保要求和工业技术标准与法规。
我研究完气垫床就随沙霖起出房间,前面是草坪,两部奥迪汽车停在广场上,在工人房与工具房之前还有一个棚房区,撇开别墅不算,就算让我只拥有这些工人房与工具房,我就感觉很幸福了,在别墅旁边还有两个池塘,一些鸭子在湖中游泳,我们跟随沙霖进了占地面积达上千平方米的超大别墅,
进门被要求脱鞋,刚进屋就听到狗的狂吠声,沙霖告诉我们可以使用左侧那个干净的洗手间,然后告诉我们哪些房间可以使用,那些不能使用,比如她俩的卧室和一个非常干净的客房及一个办公室就不对我们公开,我感觉很不爽的是,别墅内明明有一个摆着豪华床的客房,而且一直空置着,但她也不给我们使用,完全把我们当外人了,
当时我就跟沙霖形成了巨大的隔阂,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感和抵触情绪,最终导致我不愿意主动跟贾丝明和沙霖聊天。
她们家的卧室并不多,但客厅却极大,约有五百平方米,可以在客厅打保龄球了,而且左侧的影厅也非常大,约有四十平方米,在室外还有私人游泳池,不过大部分时间是给狗在使用,不久一位苗条的中年妇女开车过来拜访,反正我们今天下午是自由活动,如是我就跟鸢离开别墅去了工具房,看到外面摆着三个塑胶垃圾桶,放眼望去,在几个足球场大的牧场,虽然只住了两个人,
却看不到乱扔的垃圾,再联想到中国和印度的很多乡村,则始终是垃圾遍地,难道是人种素质问题还是制度问题?其实距今我已经在新西兰居住了二十多天了,不禁开始思考纯净新西兰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了,反观国内为了经济发展而破坏环境的陋习,新西兰在很多方便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同在穹顶之下,新西兰人是怎样做好环保的呢?作为南太平洋上的明珠,世界上最早迎来日出的国家。新西兰一直以其美丽的风景,优雅的人文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尘不染,天空湛蓝,海水澄澈,漫山遍野覆盖着草地和森林。无论你走到全国的哪一座城镇,都会感到如同置身于花园中。
所有到过新西兰的人,对此都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对它优美的环境赞不绝口。环保意识已深深根植与新西兰人的心中。环保已成为他们的生活必然选择。在新西兰,如果需要在环境保护和发展二者之间选择,公民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前者。宁肯发展缓慢,也要绿水蓝天。
发展是为了让大家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可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饮水、无污染的食物,是大家的生存之本。这给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带来了极大的启示。我在中国和印度搞《皇氏古建築大全》的田野调查时,经常深入农村,目光所极之处全是被污染的池塘和遍布塑料垃圾的乡野,实在是令人恶心。
我们可以从一些细节上来看当地人对环保和生态的保护情结,第一是“钓小鱼罚款,杜绝涸泽而渔”:
新西兰是人少地大的岛国,各方面的资源都比较丰富。新西兰的野生动物及鱼类资源特别丰富,海边、河边到处都是鱼。但新西兰很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有时我们看见一些人在海边钓鱼,令人奇怪的是他们把钓上来的鱼大部分又放回去。原来政府会规定哪里可以钓鱼,但一定尺寸以下的小鱼必须放生,否则要罚款。这在中国和印度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群众钓个鱼,怎么可能又扔进湖里?除非是钓的玩儿的。
第二个细节是“为蜗牛让路”,据说新西兰一家能源公司在新西兰南岛采煤时,一位矿工意外发现了一种稀有蜗牛。他立即把这一情况报告了公司。公司立刻为此事召开紧急会议,并最终决定停止在那一区域作业,选择另一个方向掘进。这一举动使工期耽误了19个月,中国和印度是做不到的,想当年广东某地区拆客家围等老建筑,上演了多少罗生门,地产开发鸟商到处雇X凶打人,别说他们不会给动物让道,连群众都敢往死里打。
新西兰这家公司的成本支出增长了万美元。面对世人的疑问,公司总经理回答说:“我们只是损失了一点钱,但如果继续开采的话,蜗牛就失去了家园。”最后,他又补充了一句:“再说,它们原本就生存在那里。”为蜗牛绕道,清晰地反映出人对弱小和濒危生物的尊重,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理解。为蜗牛让路,就是给人类开路。虽然这个案例有些极端,但至少目前来看,
第三个细节是当地征收“屁税”,中国有句流传了上千年的俗语“管天管地管不着人拉屎放屁”,新西兰政府却决定向农民征收牛羊的“放屁税”,以控制对大气的污染。
新西兰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每年日照时间超过小时的新西兰,几乎没有污染,到处是翠绿草坪。尽管如此,新西兰政府仍然决定,凡饲养牲畜的农场主在今后都要为牲畜排放的臭气缴税。即家畜的“打嗝儿税”、“屁税”及“污物税”。
第四个细节是“停车让鸭子过马路”,新西兰岛上有许多湖泊、溪水和小河,这就是野鸭子休养生息的场所。新西兰政府明文规定,每年只有一个星期的“杀鸭周”,但猎手们都必须有持枪证。否则就是违法。因为有严格的规定,一般人不会去杀鸭子。结果,野鸭子到处都是,特别是再湖泊中,我们总能看到大量的鸭子,鸭子多到经常跑到马路上,通常情况开车的人都要给鸭子让道,这在中国和印度是无法想象的。
新西兰号称“%纯净”,这一口号旨在彰显南北两岛的自然风情以及新西兰保护环境的决心。如何在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搭建有效机制,确保大自然不因人类活动而遭破坏?新西兰从细节着手,推进可持续发展。新西兰政府通过立法建立了总面积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一的原始森林保护区、国家公园、沿海自然保护区及岛屿海洋生物保护区,加强环保理念和意识的推广和教育,加大对环保组织的扶助,发挥环保组织的作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签署了《生物多种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多项国际公约,并通过国内立法予以落实。
新西兰在环保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和取得的显著成绩为其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了独特的地位。对环境的破坏最终将反作用于人类自身。保护环境并不是牺牲发展,发展与保护环境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保护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新西兰环境保护的坎坷之路是发达国家走过的历史,是发展中国家应该吸取的教训。历史不该重演,中国的环保之路任重道远,像云南西双百纳等地方,其实是最接近新西兰生物多样化的地方,如今到处修建水坝,毁坏雨林,让人情何以堪啊?
新西兰是户外运动的天堂。新西兰人喜欢驾车和徒步穿山涉溪,或在大河中开船划桨。对于这些爱好,新西兰环保部门立下三项规定:检查、清洗、吹干。新西兰规定,如果在同一河流流域中活动,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但如果几天之内连续到两处以上的不同河流流域活动,驾车者必须在前往另一水系之前检查车身和轮胎是否有植物残留;徒步或游泳者必须检查衣物和登山鞋;漂流的游客要检查皮划艇,在清洗所有植物残留后,必须吹干并放置48小时之后才能前往下一处流域。
如果同一天或一个周末的活动涉及几个水域,那么在不同地点切换之前也需要彻底清理干净所有植物残留。那些拖着自家船只或摩托艇去“玩耍”的游客们,要清理的东西就更多了,比如拖拽装置、空调系统等;垂钓爱好者需要把所有渔具在清洁剂中浸泡后才能前往下一处水域活动,更不用说被水打湿的衣服与鞋子。
在南岛通往北岛的渡轮码头,初级产业部和渡轮公司的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挨个询问自驾游客是否在河边开车或下水游泳、是否清洗了拖拽船只……不少外国游客抱怨新西兰入境检查过于严格,禁止入境物品清单冗长。事实上,新西兰对于本国居民在南北岛之间通勤已经非常严格,极力避免不同水域、环境中出现含有隐形危害的外来物种。
新西兰全面推行垃圾分类也值得我们学习,在贾丝明和沙霖的别墅里,我就看到至少三个大型塑料桶摆在工具房外面,她们家产生的垃圾都要分类的,据说新西兰通常将垃圾分为六大类:第一大类是:一般生活垃圾。是指家居的生活垃圾,包含厨余垃圾和房间垃圾桶垃圾,不包括下面提及的其他5类垃圾。
第二大类是:可回收垃圾,包括塑料瓶、塑料盒、干净的塑料食品盒、玻璃瓶、铝罐、铁罐、广告信件、装鸡蛋的盒、报纸、纸箱等。每个家庭都会由政府免费提供一个塑料桶或塑料袋用于收集可回收垃圾,如果居民在可回收垃圾桶中放了大量不属于“可回收”范围的物品,回收公司会在您的桶上贴一张“告知”并拒绝回收。
第三大类是:花园垃圾,包括树叶、草、树枝等花园植物。凡是住独立房屋有花园的人绝大部分都需要处理花园垃圾,政府鼓励各个家庭把花园垃圾自行堆肥再利用。
第四大类是:无机垃圾,俗称“大垃圾”,包括炉子、割草机、自行车、地毯、家具、洗衣机、铁管等。这些大垃圾还可以循环使用,所以政府免费做回收集中处理想办法再利用。
第五大类是:危险有害垃圾,是指易燃、易挥发、腐蚀性、有毒性或者会污染环境的物品,包括油漆、可充电电池、家用清洁剂或花园使用的化学品、医疗废物、燃气罐等。一这些物品绝对不能随便扔,需要付费找专门的处理公司来回收处理。第六大类是:电子垃圾,是指带插头或者带电池的物品。
这次出国,我才知道如何扔垃圾是在新西兰生活比较具备的生存技能之一,很多中国人初次去新西兰都很不适应,因为在国内乱扔垃圾成了习惯,一旦到了新西兰就很难短期改正了,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我所在的城市深圳,也是到了明年才会开始大面积推广垃圾分类,但塑料垃圾的泛滥使用,已经到了无法遏制的地步,终归还是人口爆炸导致的恶果,毕竟实际生活在深圳市的人口,已经是新西兰整个国家人口的五倍以上了。
在新西兰奥克兰市,从车窗乱扔垃圾、在非垃圾收集时间乱放垃圾袋、没做对垃圾分类,都将面临数百甚至数千元的罚款。这里家家三个垃圾桶,隔一两周收一次,我初到新西兰时,对垃圾处理方式既感到新奇又很不适应。新西兰人对垃圾分类非常细致,他们将垃圾主要分为六类,如果跟国内一样将所有垃圾扔到同一个垃圾桶里,将被罚款。在新西兰,各家各户都有有只垃圾桶,分别为红色、绿色和黄色,桶内放什么垃圾有严格规定。
绿桶盛放的是可再利用的有机垃圾,如植物、动物、食物残渣等,垃圾在里面自我发酵,回收后主要用于有机肥料等的生产;黄桶用来装干净的可循环废物,如旧瓶子、旧报纸、旧塑料袋等;红桶装的则是能放在绿桶、黄桶之外的其他垃圾,但尖利物品、超大尺寸废物、任何液体垃圾等都不能直接放入红桶。如果居民在可回收垃圾桶中放了大量不属于“可回收”范围的物品,回收公司会在你的垃圾桶贴一张“告知”并拒绝回收。
值得一提的是,居民扔垃圾还必须遵守时间。一般来说,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每周收一次,可回收垃圾则每两周收一次。回收垃圾的当天早上,市民必须把垃圾桶或垃圾袋放在马路边,垃圾桶的盖子必须盖上,而且60升的垃圾袋不得超过10公斤重。没有放入指定垃圾袋内的垃圾和废品,都被视为“非法倾倒”;非垃圾收集时段,在街边放置任何袋装垃圾或纸板,都有可能被起诉;
而且在新西兰收垃圾的全是青壮年,不像中国和印度,通常收垃圾的全是中老人,被人视为低贱的工作。
除了事无巨细的罚款规定外,新西兰狠抓落实,可以说不放过一个乱扔垃圾的违规者。在一些乱扔垃圾的常见地区,政府还安装了隐藏的摄像头捕捉违规者。在一些偏远的海滩和公园,政府没有设垃圾桶,要求游客将自己的生活垃圾带回家按规定处理。
奥克兰市政府正规划用新技术让垃圾处理更高效。未来几年,全市将引入统一的垃圾处理系统,新垃圾桶内将被安放芯片。该垃圾处理系统,不仅智能读取垃圾桶所承载的垃圾量,当垃圾被取走时,应缴纳的垃圾处理费也会被自动传送。
第30回:走过山重水复流年,笑看风尘起落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