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印机 >> 打印机发展 >> 鲁莽定律,能解决人生85的难题好文无
「鲁莽点,凡事先搞起来」,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01先搞起来,防止「后悔」
心理学家Gilovich和Medvec,在年,提出了一个「后悔的时间模型」。
后悔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做了某事而后悔,另一种就是对没做某事而感到后悔。
心理学家发现,从短期来看,做错一件事感到后悔的感觉会更强、更痛苦。但从长期来看,没做一件事的遗憾程度,无论是数量还是强度,都会远远高于做错了某事。
原因很简单,如果做了一件事,虽然错了也会有机会去补救,即使感到后悔也不会持续太久。
但没做一件事,由于实际上没有发生,因此会存在一切的可能性,我们就总是会幻想,如果当初去做了现在结果是否会不一样,生活会不会变得更好。
某种程度上,会赋予它独特的感觉,不断地把自己对生活的不满、厌倦和沮丧,添加在那个没有发生过的「另一种可能」上。
因此,它就像扎根在我们脑海里的杂草,你每一次的负面念头,都会成为它的废料,不断地汲取,壮大。它长得越大,我们身上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加。
所以,不要反复推演,不断消耗心神,这件事会永远留在脑海中「遐想」,从而错失机会,丢掉掌控生活的主动权。
与其在「知道却不做」中纠结,何不如主动出击,鲁莽点,先搞起来,前行路上,答案自然会随着时间慢慢呈现。
02鲁莽定律:先搞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
逻辑思维CEO脱不花曾提出过一个「鲁莽定律」:意思是说,先搞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
而她的人生成长经历,也是在「鲁莽定律」中践行成长起来的。
许多人知道脱不花是逻辑思维的联合创始人兼CEO,但他们不知道她学历不高,17岁就高中辍学步入社会了。
年,年仅17岁的脱不花,就悄悄地踏上了莽撞之路了。
那一年,她被家人从家乡送到北京,来突击提高英语,准备去美国读书,光宗耀祖。但是,她来北京一年后,心野了,认为花父母的血汗钱去留学这件事,实在太不酷了!
于是,瞒着家人在北京三里屯找了一份办公室小妹的工作,月薪,就这么开干了。
在那个「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的时代,做广告,跟现在做互联网差不多,属于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而脱不花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她在一家小公司做广告代理,每到周末晚上,经常会去听广告圈名人做的免费讲座。
一个深秋的周末,脱不花在那里听到了时任北京奥美总经理湛祥国的讲课,当天的主题是「如何做提案」,当时对脱不花来说「提案」这个词,实在太高大上了,是国际级广告公司才做的事。
像她们这样本土的小公司,不懂得用这个词,管那叫「汇报」。同样,那一天也是脱不花第一次听说「PPT」这个词。
湛国祥先生授课结束后,被观众团团围住,还没有资格拥有名片的脱不花鼓足勇气趁着人群拿到了一种湛国祥的名片。
大约一个月后,脱不花所在的公司接到了一家处于上升期企业的邀请,去提案竞标。
对于一个小公司来说,这个机会是在太难得了,于是全公司上下动用员工,不眠不休的准备客户资料。
过程中,一旁看着的脱不花按奈不住不住心中的疑惑,蹦出了一句:“咦,为什么跟我在讲座上听湛国祥老师讲的不大一样呢?”
同事们虽然不耐烦,但还是非常友友善地反问了一句:「你说咋搞?」
脱不花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回到座位上,翻出了湛国祥先生的名片,放在桌子上发呆。
最终,她鼓足勇气紧张地,拨通了湛国祥先生的电话。
是他秘书接的,说湛国祥先生在开会。
脱不花一时不知道怎么说,但还是又鼓足勇气说起:“请转告湛先生,我是在广告人沙龙上听过他讲课的一名学生,我有些问题想要请教他,能否请他给我回个电话?”
没想到,过了一会儿,湛国祥真的回了电话,于是脱不花诚恳的讲述了自己现在的困扰和诉求。
更没想到的是,脱不花直接把湛国祥先生约了出来,于是脱不花又火急火燎地抱着一堆尚未准备齐全的材料,去见了湛国祥先生。
湛国祥看了一遍材料,得知他们当晚就要坐火车去客户所在的城市,内容修改已经来不及了,建议在形式上下点功夫。
于是又出现了这段堪称奇葩的谈话。
身为北京奥美总经理的湛国祥居然向一个新人介绍,怎么用这PPT的软件,到哪里买投影胶片,怎么制作和保管,标题应该用几号黑体字.......
与湛国祥分开后,脱不花又开始马不停蹄地买材料,然后经过了打印机和复印机各种卡纸事故后,终于在火车即将开走的最后时刻,把材料给同事送到。
而且原本没机会去的脱不花,在最后一分钟,老板突然指着她的鼻子——你,一起去。
整整一个晚上,脱不花与她的同事们都在为第二天的竞标做准备工作。
然后,天一亮,老板又指着她的鼻子说——你,讲后半部分!
不能拒绝的脱不花,毅然决然像扛着一个炸药包一般跟着下了车。
之后,虽然这次竞标没有成功,但脱不花也通过了她的鲁莽,收获难得可贵的成长。
脱不花说这次失败的提案给她带来了两个深远的影响:
第一,虽然大项目没有拿下,但对方大老板觉得「他们公司虽小,精气神不错」,直接把一个小项目交给了他们,后续又持续开展了7个合作项目。
而脱不花也因为此次表现,经过了一年的历练,在第二年组建了第一个团队,合作的第一个媒体、写的第一篇文章、培训的第一个学员、赚的第一笔奖金、买的第一部手机,都来源于此。
同时,她还拥有了自己的名片。
第二,整个人更有底气了,进入了「扑」老师的阶段。
源于湛国祥老师对一个陌生人的善意和帮助,在那之后,脱不花不在恐惧「被拒绝」,建立了一种「社交自信」。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她什么人都敢上去打招呼、多高级的办公室都敢敲。
脱不花说这些「底气」,都是源于老有碗烈酒垫底「湛国祥先生都没拒我」。还有什么可怕的。
人一旦有了底气,就会像披上铠甲的将军,进入属于自己的战场,所向披靡无所畏惧。
脱不花就是如此,她在文章中写道:
因为工作需要,我扑过扑过点子大王何阳、扑过台湾成功学大师尚致胜白崇贤、扑过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界名人温元凯、扑过易学专家张其成、扑过当时的样板公司顶新雀巢可口可乐的经理们.....
没有任何人的背书和介绍,也没支付任何的费用,他们都是在某个机缘巧合之下被我拦住,也都曾经花专门的时间解答过我的问题,辅导或帮助过我完成各种不靠谱的工作任务。脱不花从她多年的成长经历中,逐渐践行出了一套,帮助她改变人生的「鲁莽定律」。
先干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
就像《时间之书》中的那句话:“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大地,而非焦虑时光,你三四月做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老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不去播种,又如何有得。
左中括号写到最后左中括号
为什么很多人听说了也明白了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原因就是自我在「知」与「行」之间,架起了一条银河。
大多数人是因为看见所以去做,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是因为相信所以去做。
明确自己想要的,坚定自己选择,说干就干,这才是成事的捷径。
最后分享给一段《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的一句话:
我这一生中,这些直觉一直在教导我一个道理——只有依靠自己,胜算才更大。
您怎么看?期待您留言,分享给他人。
如您喜欢,请收藏。
载发此文出于普及更多信息交流,不代表机构立场,如有相关事宜,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