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

思科公司的前世今生,到底有多传奇

发布时间:2023/7/10 16:08:36   
白癜风有哪些要忌的 http://m.39.net/disease/a_7566507.html

年,一个名叫莱昂纳德·波萨克(LeonardBosack)的小伙子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顺利毕业。

随后,他加入了当时著名的计算机制造企业——DEC(数字设备公司),成为一名研究员。

六年后,也就是9年,波萨克打算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于是,他来到斯坦福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这期间,因为能力出众,加上品行良好,波萨克被斯坦福大学聘请为该校计算机科学系的计算机设施主任。他还参与了美国国防部推动的一个重要项目,ARPAnet。

是的没错,就是被称为现代互联网之源的那个“阿帕网”。

除了事业小成之外,波萨克的爱情也迎来了收获。他结识了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实验室主管桑蒂·勒纳(SandyLerner)。两人坠入爱河,很快在年结为伉俪。

波萨克夫妇

进入80年代后,波萨克夫妇的人生迎来了重大转变。

当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不少厂商开发出了自己的局域网工作协议。但是,这些协议彼此之间互不相通。

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学校内部的不同院系,采用的就是不同的网络协议。莱昂纳德·波萨克所在的计算机系,采用的是来自施乐(Xerox)公司PARC实验室的以太网协议,而桑蒂·勒纳所在的商学院,采用的却是DEC公司的专有协议。

大家熟知的“打印机公司”,其实是很多黑科技的发源地

包括鼠标、以太网、GUI、图标、图形文本编辑器

相互隔绝的网络协议,让莱昂纳德·波萨克和桑蒂·勒纳产生了灵感——为什么我们不能发明一种设备,将不同的网络连接起来呢?

于是,他们找来了在斯坦福读博士生的安迪·贝托尔斯海姆(AndyBechtolsheim),还有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工作的威廉·伊格(WilliamYeager),共同开始研究这个设想。

安迪·贝托尔斯海姆

不久后,安迪·贝托尔斯海姆设计出了一个基于UNIX的网络工作站。这个被称为“蓝盒子”的网络工作站,主板由波萨克等人开发,软件则由威廉·伊格编写,能够识别不同传输协议,完成不同网络的互联。

波萨克夫妇很快就将这个“蓝盒子”设备安装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网上,建立了一个连接有大量计算机的庞大网络。

斯坦福校园网的成功,吸引了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注意。他们提出了购买需求,希望能借助“蓝盒子”,打通自己内部的网络。

意识到“蓝盒子”的巨大商业价值后,波萨克夫妇开始考虑将其商业化。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安迪·贝托尔斯海姆除了“蓝盒子”之外,还设计了一种小型图形工作站。年,他和几个同学一起,离开学校,创办了后来著名的SUN公司。

SUN公司的几个创始人,中间红色衣服的就是安迪

很多人并不知道,SUN这个公司名,其实就是斯坦福大学校园网(StanfordUniversityNetwork)的首字母缩写。

波萨克夫妇也希望通过公司的形式来销售“蓝盒子”。但是,当他们向斯坦福大学提出申请后,却遭到了学校的拒绝,认为“时机并不成熟”。

无奈之下,波萨克夫妇决定自己偷偷成立公司,开展“蓝盒子”的研发和销售业务。

█公司初创,蹒跚起步

年,思科系统公司(ciscoSystem,Inc.)在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的圣何塞市正式成立。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cisco”这个公司名,取自旧金山英文名SanFrancisco的后五个字母。

波萨克夫妇非常喜欢旧金山这个城市,原本打算拿城市名当公司名。但是,美国法律禁止这么做。于是,他们只能采用了城市名的后五个字母。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他们还坚持将开头字母c小写。

除了公司名外,他们还将旧金山著名的金门大桥作为公司logo,代表连接与沟通。

思科logo

公司创立后,波萨克夫妇并没有离开斯坦福大学,而是兼职创业。

他们找来了电子工程系的克尔克·劳希德(KirkLougheed),合作开发“蓝盒子”的复制品。蓝盒子的软件,后来逐渐成为CiscoIOS操作系统的原型。

年,思科公司卖出了自己的第一款产品,是一款用于DEC计算机的网络接口卡。

年,思科公司正式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多协议路由器,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商用路由——AGS(AdvancedGatewayServer,先进网关服务器)。AGS的第一个客户,是美国犹他州州立大学。

AGS外观与内部构造

不得不说,AGS的推出时机是非常完美的。

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投资建设了连接各个大学和美国几个超级计算机中心的广域网——NSFNet(也是如今互联网的雏形)。当时,这个网的建设目的,是为了让科研人员能够远程使用超级计算机。

年,NSFNet开始和商业网络对接。由于各大学、各公司的网络采用了不同的网络协议和设备,于是,产生了对多协议路由器的强烈需求。

AGS完美迎合了这些需求。因此,订单源源不断。仅第一年,销售业绩就达到20万美金。

AGS的衍生型号

然而,就在思科业务刚刚有所起色的时候,斯坦福大学向他们提出了知识产权刑事诉讼。斯坦福大学认为,思科的产品属于“职务发明”,校方拥有知识产权。

经过紧急协商,斯坦福大学最终决定网开一面,减少了对波萨克夫妇及思科公司的索赔,没有再深入追究。

现在看来,校方的决定是明智的。如果当时扼杀了思科,就不会有后来的网络设备霸主。人类的网络通信技术发展,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年7月,波萨克夫妇以及克尔克·劳希德等人从斯坦福大学正式离职,开始了全职创业生涯。

7年4月,思科公司正式付给斯坦福大学美元的现金,并同意未来再支付15万美元的版权费(并提供相应的产品折扣)。双方的官司结束,思科的第一个危机也宣告解除。

后来,波萨克夫妇为了感谢斯坦福大学的“不杀之恩”,给学校贡献了巨额的捐款,数字远远超过当时的索赔金额。

点击图片

下载网工必备技术资源

█8-:寻找投资,走上正规

全职经营后,波萨克夫妇努力推进着思科公司的业务发展。

当时,他们的情况并不乐观。他们将公司设在父母家中。为了应对公司运营所需的资金需求,他们申请了大量的信用卡,用借支的方式来垫付费用。因为没钱打广告,他们所有的新客户,都来自旧客户的宣传和介绍。

意识到资金不足对公司发展带来的制约之后,他们想到了风险投资。

于是,他们来到硅谷的沙丘路(SandhillRoad),开展筹资行动。这里是全球主要创投公司的大本营,有数百家创投公司。

在经历了76家创投公司的拒绝后,波萨克夫妇终于与著名的红杉资本(SequoiaCapital)达成了合作意向。

红杉资本

话说回来,思科公司的技术这么吃香,为什么众多风投公司会拒绝他们呢?

主要是因为波萨克夫妇的性格原因。

红杉资本传奇创始人唐纳·范伦丁(DonaldValentine)曾经参与过Apple、Com、Oracle等公司的早期投资。对于思科和波萨克夫妇,他是这么回忆的:

“创业家是影响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波萨克夫妇是很棒的科研专家,但他们却是一对极差的事业经营者……”

唐纳·范伦丁

波萨克夫妇长期在高校工作,擅长技术,但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他们的经营风格非常粗放,既没有营销策略,也没有市场目标。

范伦丁答应投资思科万美金,但提出了前提条件:

波萨克夫妇必须放弃思科的经营主导权;由范伦丁自己担任公司董事长;雇用外部CEO,重新组建专业的经营团队。

波萨克夫妇对公司管理事务不感兴趣,而且,他们迫切需要资金维持公司运转。于是,他们同意了范伦丁的条件,放弃了大半股权与企业经营权,仅保留5%的股权。

8年,范伦丁聘请了曾担任格网计算机公司(GridSystem)总裁的约翰·莫格里其(JohnMorgridge),担任思科的CEO。

约翰·莫格里其

交出大权之后,莱昂纳德·波萨克担任公司CTO,而桑蒂·勒纳则担任客服部副总裁。

桑蒂·勒纳是一个性格非常暴躁的女人。她对范伦丁与莫格里其极为不满。她认为:“他们只是一对生意人,只想借思科来赚钱获利……我与他们的理念,南辕北辙。”

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她经常在公司里与莫格里其争吵,并且不断干预各部门的业务,成为大家头痛的人物。

事实上,莫格里其管理公司的能力远远强于波萨克夫妇。在他的领导下,思科公司的经营情况迅速好转,销售业绩快速增长。

9年,思科的业绩增长了近20倍,达到万美元。

年2月16日,思科公司在纳斯达克正式上市,市值达到2.24亿美元。

这一年,他们也更换了新的logo

(开头字母c,仍然是小写)

不久后,年8月28日,思科董事会对桑蒂·勒纳忍无可忍,将其解雇。

得知消息后,莱昂纳德·波萨克宣布辞职,以示抗议。最后,两人卖掉股票,带着1.7亿美元的现金,离开了这家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令人唏嘘的是,没过多久,两人还是走向了离婚的结局。)

█-:强人登场,走向巅峰

年,62岁的莫格里其决定隐退。

他的任期是非常成功的。在他担任CEO期间,思科从一个年收入只有万美元的公司,转变为1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巨头。公司的人数,也从4人激增到人。

毫无疑问,思科已经完成了第一次蜕变。

莫格里其离开后,思科迎来了一个更具传奇色彩的领袖——那就是一度被称为“地表最强CEO”的约翰·钱伯斯(JohnChambers)。

约翰·钱伯斯

钱伯斯是一个管理天才。他年就加入了思科,担任销售部门高级主管。在此之前,他曾经在IBM和王安计算机公司工作,拥有丰富的公司管理和市场拓展经验。

接任CEO之前,钱伯斯担任了三年的思科美洲区资深副总,已经跃升为公司二把手,负责公司主要业务。

年1月,钱伯斯接过了莫格里其的经营大权,正式成为思科的新CEO。

年,他们启用了新logo,终于把c改成了大写

logo中的大桥,代表了数字信号

继任之后,钱伯斯很快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对思科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以惠普的制度为标竿,改造公司的管理架构。他还对产品线进行梳理,要求每一个产品线都要成为市场的第一名或第二名。

为了迅速扩张经营规模,钱伯斯还举起了兼并的大旗,疯狂进行企业并购。

事实上,思科的并购早在年就已经小试牛刀。

那一年的9月,他们以万美元的价格,进行了自己的首次收购,买下了以太网交换机初创公司Crescendo。

后来,他们又陆续买下了几家类似的公司,并在这些公司的技术基础上,推出了Catalyst系列交换机(年)。

Catalyst系列交换机,相信很多人非常熟悉

尝到甜头的钱伯斯,决定将“买买买”进行到底。

仅年,在钱伯斯的带领下,思科就收购了1家公司。7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9家。这一年,公司的员工人数突破人。

截至到年,思科一共并购了69家公司,营业额也由1亿美金成长到亿美金。公司的员工人数突破人。

收购成功的要诀在于消化,钱伯斯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在选择收购对象时,会优先选择硅谷的公司,这样可以避免对方员工及家属搬家的麻烦。

而且,在收购时,思科出手非常大方慷慨,总能开出对方难以拒绝的报价。

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就是9年思科收购光纤设备公司Cerent的时候。钱伯斯找到这家公司的CEO,开口就问:“告诉我,我出多少钱能把你的公司买过来?”对方一惊,然后佯装镇定地回答:“告诉我,我花多少钱才能使你放弃这个想法?”

最后,还是实力说话。思科以价值69亿美元的股票,收购了这个两年销售收入才多万美元的小公司。

钱伯斯彪悍的收购风格,成为了当时人们的谈资。有人因此形容钱伯斯:“像一匹来自硅谷的狼,不断地搜寻适合兼并的猎物”。

钱伯斯自己也说:“我们将设法获得我们所需的产品,一旦发现我们喜欢的东西,我们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得到它”。

对于这种特立独行的CEO风格,媒体从来都是非常喜欢的。

为了夸赞钱伯斯和思科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当时美国媒体可以说是极尽溢美之词。

《连线》杂志称赞思科员工是网络时代的修理工,为互联网修路搭桥。《商业周刊》把思科称为高科技奇才,将思科的成功归功于钱伯斯“无懈可击的管理、精湛的销售技巧和一系列迅猛的收购”。

《财富》杂志也不甘落后,发表专题称赞思科是电脑界的超级新势力,是互联网的真正王者,钱伯斯则是“地球上最好的CEO”。

登上《财富》杂志封面的钱伯斯

其实,钱伯斯和思科之所以能够迅速扩展并购,除了自身管理上确实有两把刷子之外,更主要的是大环境的帮助。

当时,互联网高速发展,科技股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所以,很多资金都流向了思科这样的科技企业,不仅哄抬了股价,也形成了泡沫。

正因为有这些资本的“帮助”,钱伯斯才能豪掷千金,到处收购。

点击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382.html

------分隔线----------------------------